红托竹荪

红托竹荪,是贵州的特色食用真菌,已经可以大规模人工栽培。现在全国都有红托竹荪栽培。

中文名
红托竹荪
拉丁学名
Dictyophora rubrovalvata M.Zang
担子菌门
腹菌纲
鬼笔目
鬼笔科
竹荪属
红托竹荪

形态特征

红托竹荪子实体的菌盖钟形,顶端具穿孔,四周有肉格,表面有橄榄绿色恶臭的孢体;菌托球形,紫红色f菌柄圆柱形,长18厘米,白色中空,直径3.3厘米;菌幕钟形白色,长6.2厘米,网眼多角形,一个担子产生4-8个担孢子以8个担孢子居多,担孢子为椭圆形,壁平滑,透明,大小为2.7-3.9微米×1.4-1.8微米,其外形有椭圆形一面内凹的;也有两侧面内凹,中央有一隆脊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近圆形,一侧面内凹的,担孢子萌发可产生较长的芽管或芽孢子,双核菌丝多分枝、分隔,常观察到镁状联合,个别会产生单个梭状具短柄的芽孢子;初期白色,培养时间长后,便具有不同程度的粉红色,并分泌出橙黄色的色素渗入到培养基上;受机械损伤时变紫蓝色。

主要价值

为了充分利用贵州红托竹荪资源,调节市场供求,保护菇农利益,对以红托竹荪和草莓为主料生产红托竹荪饮料的工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饮料的品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红托竹荪饮料制作后剩余残楂的有效利用思路。对红托竹荪的深加工和食用菌饮料的制作具有参考价值。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中国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生长在竹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