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希才

梁希才,男,满族,河北承德人。自1999年6月起至2017年任平泉市食用菌研究会会长,2004年至今任平泉市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文名
梁希才
籍贯
河北承德
性别
民族
满族

人物简介

梁希才,男,满族,河北承德人。自1999年6月起至2017年任平泉市食用菌研究会会长,2004年至今任平泉市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平生经历

958年12月,梁希才出生在平泉茅兰沟乡烧锅营子村。初中毕业后,他学过木匠、瓦匠,下过煤矿、修过铁路,给大队栽果树、垒大坝。23岁那年,梁希才成为一名土肥站的化验员。1985年,被平泉县农业局派到保定微生物研究所参加食用菌培训班,回到县里,在主管领导的支持下,投资1000元搞起500袋平菇试验,一举取得了成功,从此开始了他的菌业拓荒之路。1990年,梁希才经过考察分析,认为平泉生产平菇、姬菇与中原地区市场竞争处于劣势,难以大规模发展。经过反复比对,引进了适合平泉生产的滑子菇。新品种引进来,群众不接受,怕担风险,他就用自己的房子做抵押,在老家动员乡亲们生产,在县内外动员老生产户生产,当年发展了24户,获得成功,第二年带动了500多户,都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从此一发而起,使滑子菇成为平泉以及周边地区的主栽品种。他经过3年的努力,选育出一个黄白色“早生2号”菌株,每盘产量由原来的3.5市斤提高到5市斤。此一项技术就拉开了与原产地的差距,使平泉地区成为了全国滑子菇主产区之首。1994年,他到浙江庆元、福建寿宁、河南西峡考察香菇生产项目。2000年引进地栽香菇模式,从而解决了7-9月没有香菇的难题,2011年引进了香菇免割膜栽培,使香菇生产实现了周年化。

经过30年的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梁希才先后为平泉县研发、引进、驯化食用菌菌种24个品系、80多个品种,其中滑子菇、香菇、黑木耳、羊肚菌等品种成为北方地区的主栽品种,而且每一个品种都具有原产地不可比拟的优势。他在每引进一个新品种时,都要求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和原产地比有没有比较优势,二是引回的品种和本地栽培品种有没有相对优势。多少年来,他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几乎不计代价,目光始终盯在国内、国际技术发展的前沿。和国家食用菌体系合作,和很多大中院校合作,用很简单的办法解决了“固转液”的课题。用双层塑夹气泡膜方法能使香菇出菇棚每年增加60天有效出菇期,用单层绿白膜棚采用顶面双对流通风措施,解决了平菇常温下黄斑病和滑子菇白粘菌发生的两大难题,被专家和菇农评为两代棚的成本五代棚的效果。在国家、省、市食用菌体系支持下,他的团队通过两个羊肚菌栽培周期的试验,将菇农用菌种和营养袋的生产成本下降到2000元/亩以下,目前该专利正在申报中。

社会职务

河北省平泉市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获得荣誉

梁希才这30年来奖项赞誉无数,然而,这并不是他所有追求的,引进新品种,为群众谋福,才是他一生的目标。2007年12月,从野生种中选育驯化的黑木耳新品种“黑A”获得国家食用菌品种认定,成为平泉及周边地区黑木耳生产的主栽品种;2010年10月,利用滑子菇生长中的六个转化过程,通过脱毒、诱变等技术手段,选育驯化出滑子菇新品种“早生2号”,获得国家食用菌品种认定,成为冀蒙滑子菇主产区的主栽品种;2011年1月,“食用菌菌种检验检测”获得平泉市科技进步县长奖集体三等奖;2013年,新品种珊瑚状猴头菌(雪玉松茸)“一种珊瑚状猴头菌”和“一种珊瑚状猴头菌的生产方法”分别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主要成就


在30多年食用菌从业经历中,经他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食用菌新品种达30多个,新技术40多项,培训菇农达3万多人次。他30年如一日,在自己的家乡,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用脚趟出了一条发展食用菌的脱贫致富路。

经典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