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霞

张金霞,女,汉族,生于1955年12月,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食用菌遗传育种与农业微生物资源与利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 中心副主任,中国农科院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全国食用菌品种认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业部全国食用菌区域试验负责人,农业部蔬菜专家指导组成员,农业部国际农业先进技术引进项目首席专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首席专家,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中文名
张金霞
性别
出生年日
1955年12月
职业
科学家
民族
国籍
中国

人物简介

自1978年以来,一直从事食用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在食用菌种质、侧耳遗传育种、质检技术和食用菌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明确了我国新疆独有白灵侧耳的种群结构和遗传结构;建立了大宗栽培种的分子评价标准和SNP/SSR标准指纹库;创建了食用菌种质评价和商业菌种生产性状早期鉴定技术体系;建立了食用菌品种认定和菌种技术标准体系;组织全国骨干力量清理了全国食用菌栽培品 种,建立了全国食用菌菌种及其信息库;建设了国家食用菌改良中心;构建了我国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形成了覆盖全产业链的技术研发和前瞻性科学研究的构架。

平生经历

选育平菇、黑木耳、白灵菇等食用菌新品种19个,其中黑木耳“黄天菊花”、平菇“中蔬10号”和“中农秀珍”、白灵菇“中农1号”和”中农翅鲍”等5品种通过国家认定;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制(修)订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12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SCI收录期刊论文11篇;出版专业技术著作36部,其中主编(主笔)和独立著作16部,译著2部。“十五”以来承担和完成省部级项目34项。

社会职务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食用菌遗传育种与农业微生物资源与利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 中心副主任,中国农科院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全国食用菌品种认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业部全国食用菌区域试验负责人,农业部蔬菜专家指导组成员,农业部国际农业先进技术引进项目首席专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首席专家,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获得荣誉

三十载潜心深耕育菌种一心为农记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

主要成就

过去30多年间,张金霞深入扶贫一线,足迹遍及19省份40余县。几十年如一日,她脚踏实地地在产业扶贫的道路上默默耕耘着,让贫困户增收,也让小蘑菇成长为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大帮手。2020年,张金霞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已年过六旬的她没有停下脚步,仍奋斗在食用菌科研一线……

让菇农用上放心菌种。张金霞的食用菌扶贫路,是从1987年武陵山区的湖南永顺发端的。彼时,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下,食用菌成为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收益高、见效快,是农民急切想捧到手中的“钱袋子”。

那年夏天,张金霞把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托付给邻居接送,来到国家级贫困县永顺。经她亲自示范菌种制作,手把手教授,永顺有了可靠的菌种供应,成为湘西最早发展食用菌的县,房前屋后的食用菌庭院经济成为当地深度贫困人口的重要收入来源。

在位于燕山-太行山区的贫困县平泉,张金霞在这里技术帮扶发展食用菌,一做就是15年。当时,平泉香菇生产条件简陋,菇质差,卖不上价,菇农一年辛苦到头也挣不了多少钱。为此,张金霞带领团队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经过与当地多部门多年的共同努力,建成国家区域性食用菌良繁基地、优质菇出口免检生产基地,价格由过去的每公斤4~6元提高到10~12元,远销海内外。

2016年以来,张金霞每年对平泉菌种厂进行质量全面检查,发现菌种老化退化严重,制约了栽培效益提高,这也是中国食用菌发展的心头之患。

“在整个食用菌产业链中,栽培产值3000亿元以上,物流100亿元左右,加工产值160亿~180亿元,副产品15亿~20亿元,而涉及产业发展最核心的菌种交易额仅在10亿~15亿元之间。农法栽培的菌种90%左右为‘三无’产品,没有质量保障,一旦出了问题,菇农经济损失巨大。”张金霞为此忧心忡忡,她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把重视菌种培育的问题反复告诫当地政府、推广机构、企业和菇农。

让菇农用上放心的菌种成为张金霞扶贫技术研发的目标。自2017年起,她带领团队在平泉深入研究健壮菌种生产技术,此后常驻平泉实验基地,每年不少于160天,2019年长达210天。长期的驻地工作让她对生产一线了如指掌,指导菌种厂建立菌种保存、种源质量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检验、操作规范、栽培指导等菌种生产技术体系,建立质量控制和可追溯体系,优质菌种使栽培效益显著提高,单产提高15%以上,优质菇率提高40%以上,菇农增收0.9~3.0元/棒,年栽培5万棒的农户年增收4.5万元以上。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食用菌已成为平泉的支柱产业,食用菌收入占农民收入的47%,成为中国香菇生产效益最高最稳定的产区。正是得益于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平泉2018年脱贫摘帽。

目前,该技术已在河北、辽宁、河南、湖北、贵州、山西、内蒙古等多个脱贫县推广应用,因其菌种活力强、定植快、出菇整齐、优质菇率高,获得了菇农的一致好评。

抓住食用菌发展的“牛鼻子”。“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战役打响后,张金霞将精力投入到滇桂黔石漠化区的食用菌产业扶贫中。仅2019年,她就三赴剑河,与政府一起做规划,与企业共建研究院,为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把脉,确立了特色、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目标,明确了珍稀种类和林下生态黑木耳的发展方向,设计了专业化菌棒生产与分散出菇相结合的生产模式。2019年剑河全县食用菌产值达2.5亿元,直接带动2300个贫困人口实现就业,人均年收入9000元以上;到2020年建立大型专业化菌棒厂2个,可年产菌棒8000万棒。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食用菌的生产和销售,张金霞每天与贫困县和对接扶贫工作的专家联系,了解当地疫情、生产、销售、气候变化,及时进行指导。在疫情防控安全期,她马不停蹄来到燕山-太行山区的阜平、平泉,为提高夏季优质菇率推广夜间通风降温采摘技术;到秦巴山区的汝阳、卢氏、郧阳,为菌棒厂的菌种质量把关,为打造南水北调路上的绿色生产、特色品牌出谋划策;鉴于香菇和木耳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她未雨绸缪向扶贫山区提出了抓紧建设菇(耳)木林的建议。

“目前,脱贫地区的食用菌推广工作,基础设施大部分已经依靠政策扶持完成了。但食用菌要想高质量发展,系统化的科学技术是核心,培养出掌握这种系统化技术的人才是核心的核心。抓住了科技系统化及其人才,实现本土化,因地制宜,就抓住了食用菌发展的‘牛鼻子’。我们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研发优质菌种。”张金霞说,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者要对科学技术有敬畏之心,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永远都要把对农民的责任感放在第一位。

从青丝到白头,张金霞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小小的蘑菇。今年,她依然常驻平泉,“我希望用几年时间精打细磨,将这里做成食用菌‘育种-良种-良繁-良法’系列技术配套的产业示范区。以后哪天我做不动了,离开那里,菌种企业也能形成菌种技术创新能力,选育好品种,生产好菌种;菇农能鉴别菌种优劣,形成使用优质菌种的习惯,能够凭借良种良法栽培生产提高效益。”


经典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