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加快食用菌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提升综合竞争力
食用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物,食用菌产业在处理农林废弃物、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高效农业、创汇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用菌产业“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产业争资源”,见效时间短、收成快、风险小。有数据统计,全国70%的贫困县都选择发展食用菌产业,可以说,食用菌产业发展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能。
目前我国食用菌种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菌种生产企业普遍缺乏科技竞争力、高产优质食用菌新品种缺乏、食用菌菌种依赖国外品种过重等。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泰安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孔怡建议加快我国食用菌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食用菌种业创新发展,将食用菌纳入国家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重点支持农作物,推进食用菌种业创新发展。
种业处于农业整个产业链的源头,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在孔怡看来,要想做好食用菌种业创新发展,就要对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在种质资源保护能力提升项目、农作物育种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项目,以及制(繁)种能力提升项目中提高对食用菌产业的重视力度,加快食用菌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并大力提升食用菌品种评价和认定水平。
孔怡认为,要进一步提升食用菌品种评价和认定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出台后,主管部门对食用菌品种不再开展审(认)定,菌种质量的优劣没有了官方背书,种植户选择菌种时遇到了困难。要建设一批国家级测试评价中心和区域级测试评价站,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用菌品种开展评价,支持有条件的省份开展食用菌品种的审(认)定工作,为优质食用菌新品种推上市场把好源头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