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印江县

印江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北、铜仁市西部,地理位置处于为东经108°17′-108°48′,北纬27°35′-28°28′之间。地处武陵山脉主峰、佛教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麓,印江县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截至2014年,印江县通车里程达到1532km。印江县河流总长223公里,年径流量达12.5亿立方米,印江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8℃,日照时间长达1255小时,无霜期近300天,年降雨量1100mm左右。

截至2012年年末,印江县常住总人口43.76万人,印江县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蒙古族、回族等25个少数民族,印江县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印江河、车家河、乐茂江河、洋溪河、江源沟河等,印江县旅游资源丰富,其中梵净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至2013年,印江县完成生产总值48.1亿元。

总面积
15000亩
总产量
1077万吨
总产值
8亿元
主要品种
香菇、木耳、茶树菇等。
从业人口
20000人
主要栽培方式
层架
主要选用菌种
香菇808,黑木耳916。
产品品牌商标
梵净仙姑

基地介绍

近年来,印江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遍布8个乡镇58个村2.9万群众。印江把小蘑菇做成了大产业。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该县进一步注重科技引领和品牌建设,不断提高食用菌园区农业生产的企业化、组织化程度。2014年,印江食用菌产量达5.8万吨、产值4.5亿元、利润2.3亿元,2.5万人参与食用菌发展,人均纯收入达9183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多3136元。累计用工10.72万个,新增就业岗位0.98万个,支付劳务工资718万元,育夏管理和采菇及加工还将需用近8万个工,需增加劳务收入560多万元,实现劳务收入1278万元,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实现政府投资拉动效应,投入与产生社会效益比高达63.9%;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优化“三农”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