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鲁山县
鲁山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东麓,东经112度14-113度14,北纬33度34-34度00之间,北依洛阳、南临南阳、东接平顶山。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年均气温14.8℃,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全县东西长92千米,南北宽44千米,总面积2432平方千米,总人口87万人。
辖4个街道、5个镇、15个乡,郑尧高速、太澳高速、311国道、207国道及省道S242线、S231线纵横全县。尧山-中原大佛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画眉谷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建筑有文庙及明代清真寺。
1947年11月23日,鲁山县解放。属平顶山市。位于东经112度14-113度14,北纬33度34-34度00之间,在河南省中部偏西,淮河水系的沙河上游,地势西高东低,西、南、北三面环山,东与黄淮平原相连,最高海拔2153.1米,最低海拔90.1米。全县辖5镇15乡,558个行政村,总人口87万人(2006年末),县境东西长90公里,南北宽44公里,总面积2432.32平方公里,县城位于县域中部偏东位置。2006年,全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达到
- 总面积
- 26000亩
- 总产量
- 25100吨
- 总产值
- 15.5亿元
- 主要品种
- 1、香菇 2、黑木耳。
- 从业人口
- 15000人
- 主要栽培方式
- 大棚袋料种植
- 原材料使用情况
- 栎木屑、麸皮。
- 废菌包处理情况
- 回收制作生物质颗粒
- 产品加工情况
- 烘干分捡
- 产品品牌商标
- 豫三和
- 产品销售渠道
- 福建、广州、东南亚客商。
目录
- 1基地介绍
基地介绍
河南省鲁山县食用菌2011年总产量达173310吨,总产值9646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1%。80年代,鲁山县开始引种黄背木耳及香菇。食用菌种植周期短、效益高,是一项很好的富民项目。为鼓励、扶持农民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鲁山县委、县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协调小额贷款,举办专题讲座,聘请专家指导,并引导成立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随着食用菌种植数量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一批销售专业户也应运而生。2011年,全县种植黄背木耳18600万袋,产值37200万元;香菇10800万袋,产值20520万元;黑木耳560万袋,产值2072万元;平菇115万袋,产值184万元;其他品种96万袋,230.4万元;总种植量30171万袋,总产值6020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