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
宣州区为宣城市下辖区,为市政府驻地和唯一市辖区,是长三角经济由沿海向内地梯度转移的过渡带。
宣州区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处,毗邻上海、浙江。东邻郎溪县、广德县,东南、西南接宁国市、泾县,正西、西北连芜湖市南陵县、芜湖县,北与南京市高淳区毗邻。
截至2012年底,宣州区下辖26个乡、镇、街道,总面积2621平方公里,总人口86.6万。
宣州区境内景观主要有广教寺双塔、陈山遗址、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谢朓楼遗址、梅文鼎墓、白马山国际度假旅游区、龙泉洞、白云洞等。
- 总产量
- 12000吨
- 总产值
- 9600万元
目录
- 1基地介绍
基地介绍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黄山余脉的结合部,全区面积2639平方公里,人口83.5万,其中农业人口71.2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自994年起,宣城市宣州区采用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利用山区资源,引种香菇栽培。经过艰苦努力,目前已呈现规模生产,年生产香菇600万袋,上市期间平均日产鲜菇50吨,其肉质鲜嫩,朵大柄短,含水量低,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畅销苏浙沪各大市场。自97年引进高温菇技术,利用高海拔的夏季低温,进行反季节栽培,进行了规模化生产;2000年又引进覆土栽培技术,有效地抵御了当年价格最低年份的冲击,挺过了难关。年种植量800万袋高温覆土香菇,平均每袋产值约12元;“华阳香菇”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已日臻成熟,管理规范有序。宣州区距离上海、南京、常州、杭州、合肥都在300公里左右,也是距这些城市最近的香菇生产基础。因此,食用菌产品鲜销有着非常强劲的市场占有力。
目前,区政府拟定了食用菌发展规划,以香菇为切入点,利用业已形成的产地批发市场优势,大力发展反季节双孢蘑菇等草腐菌类生产,以减少菌林矛盾,增加投入产出比。其次,将组建民营食用菌研究所。扩大天麻、黑木耳等的成功种植成果,并引进珍稀品种示范种植,以期尽快形成多菌类生产格局。再次,引进民营食用菌产品加工包装企业,将华阳香菇挤进超市,打出国门,真正使宣州区成为名副其实的食用菌之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