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市
黔西市,隶属于位于贵州省县级市,毕节市代管,位于贵州中部偏西北、乌江中游鸭池河北岸,距毕节市115公里,东邻修文县,南邻清镇市和织金县,西邻大方县,西北与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接壤,北和东北与大方县、金沙县接壤,是毕节市的东大门,是黔中经济圈旅游、物流、商贸经济流向西北方向的第一要塞。
黔西市的气候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4.2℃。黔西矿产、水能资源丰富,是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是贵州省"西电东送"的能源基地。煤炭储量达70多亿吨,水能资源径流年总量达77亿立方米。黔西县旅游资源丰富,境内著名旅游景点有灵博山古象祠、水西古城、丘林红色乡村旅游区、黔西观音洞遗址、柳岸水乡旅游区等。
- 总产量
- 29000吨
- 总产值
- 2.8亿元
- 主要品种
- 香菇、糯木耳、羊肚菌、红托竹荪
- 从业人口
- 8700人
目录
- 1基地介绍
基地介绍
黔西县,隶属于贵州省毕节市,位于贵州中部偏西北、乌江中游鸭池河北岸,距毕节市区115公里,气候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4.2℃。类型多样,四季分明,水热同季,雨量较为充沛。近年来,贵州省黔西县将食用菌产业作为深化产业革命的重点扶贫产业之一,紧盯目标任务,坚持统筹协调、坚持龙头企业引领、坚持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推进食用菌产业集群化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产业基础。因地制宜,集中连片布局打造香菇、糯木耳、羊肚菌、红托竹荪种植基地;充分利用2万亩松林森林资源,推广林下种植,鼓励农户利用闲置房屋生产食用菌。形成产供销旅游商品开发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采取“龙头企业+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利益联结模式,推广订单生产、反租倒包、产业托管、入股分红、资产收益等利益联结方式,合理确定农户在食用菌产业链、利益链、价值链中的受益环节和份额,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2013年,黔西县引进食用菌企业,开始规模化发展食用菌产业,经过7年努力,从2013年底的0.07万亩、产量1000吨、产值400万元发展到2019年的0.8045万亩、采收量2.9万吨、产值28000余万元,带动贫困农户8700余人。2020年,全县规划发展食用菌1.1万亩(1.1亿棒),以全县14家经营主体为依托,建立“公司+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标准化基地+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参与发展,实现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