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泰宁县

泰宁县,南唐中兴元年(958年)升归化场为归化县,宋元祐元年(1086年),邑人叶祖洽状元奏请朝廷更改县名为“泰宁”,隶属邵武军,明清时均属于邵武府,1983年始隶属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中段的支脉杉岭东南,居两省三地市交界处,面积1539.38平方公里,辖2镇7乡。金溪上游杉溪为主要河流。名胜古迹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明代兵部尚书李春烨府邸,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金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19年末总人口13.81万人(户籍人口)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公元958年建县,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北宋时期更是创造了“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科举盛况,历史上共出了2位状元、54名进士、101位举人。加之绕城而过的金溪与山东曲阜泗水同样西流的灵异,宋哲宗皇帝于公元1086年将孔子阙里府号“泰宁”赐作县名,以示褒扬。

泰宁是中央21个苏区县之一,境内存有红军街、东方军司令部、大洋嶂阻击战旧址等革命历史遗迹,2004年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

总产量
8000吨
总产值
2.5亿元
主要品种
海鲜菇、金针菇、杏鲍菇、秀针菇、草菇

基地介绍

近年来,福建泰宁县大力引进外资创办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按照食用菌无公害生产管理要求,周年进行海鲜菇、金针菇、杏鲍菇、秀珍菇、草菇等标准化生产。全县现有标准菇房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日生产能力1.5万袋以上的食用菌工厂化企业有7家,最高日产各类食用菌鲜菇可达40吨以上,全年总产8000吨以上,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该县引导培育7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周年进行海鲜菇、金针菇、杏鲍菇、秀针菇、草菇等标准化生产,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年生产销售海鲜菇、金针菇、杏鲍菇、秀针菇、草菇等食用菌鲜菇8000吨以上,占全县食用菌总产70%,在市场竟争中的形成了品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