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海港区

海港区是秦皇岛市四个市辖区之一,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河北省最大的中心城区,位于秦皇岛市东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毗国家历史名城山海关区,西连避暑胜地北戴河区,因百年大港——秦皇岛港而得名。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海港区常住人口为1024876人。 

海港区是秦皇岛市政治、金融、文化、贸易、教育、科研、交流中心,是东北地区连通华北地区的经济结合部,是中国对外公布的投资环境四十优城市之一。

海港区下辖13个街道、8个镇、1个开发区,总面积701平方公里,距离沈阳市380公里。 [1]  秦皇岛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有国民经济“晴雨表”之称。

2019年,海港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左右;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左右;全年社会旅游总收入增长15.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分别同比增长7.5%和8%。 

2020年4月,海港区被河北省体育局评选为“2019年度体育工作最佳县(市、区)”

总产量
46100吨
总产值
3.7亿元
从业人口
300人

基地介绍

海港区是全国十佳生态环境城市、具有地方立法权的华北区域副中心城市--秦皇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秦皇岛市东南部。境内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0.7℃左右,年平均超30℃7.6天,无霜期约189天,年平均降水量583毫米左右。近年来,秦皇岛市海港区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食用菌栽培产业,让小蘑菇托起农民增收致富梦。

食用菌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新兴产业和精准扶贫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市食用菌生产达到8232亩,年产量4.61万吨,产值3.7亿元。在稳固发展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主产区的同时,辐射发展了昌黎县、海港区、抚宁区和卢龙县,涉及24个乡镇。生产规模在100万棒以上的示范园区达到10个,拥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达60家,龙头企业8家,家庭农场6家,有大约4000多农民从事食用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