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武宣县

武宣县,又称仙城,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分桂林县,置武仙县,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武仙县改称武宣县。

武宣县位于广西中部,来宾市东南部,地处北纬23°19-23°56,东经109°27-109°46。东北面与金秀县为界,西南面与桂平市、贵港市毗邻,西面与来宾市兴宾区接壤,北面与象州县交界,县境面积1739.45平方公里。武宣县地处低纬度,地处北回归线上,北回归线横贯桐岭镇和思灵乡,属南亚热带气候区。光热丰富,雨量充沛;冬温较高,偶有霜雪。地资源、水资源较为丰富,十分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武宣县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储量大,质量好。主要矿种有铅、锌、石灰石、铁、锰、硫铁矿、重晶石、滑石、水晶、大理石、方解石、黄金、高岭土、硅石等。武宣是山雄秀、水澄明、洞奇谷幽的旅游胜地,素有“中留山水甲南天”之称。东耸双髻山、西有凤凰岭,南座狮子山、北立金鸡山、中有仙人山、双狮山、三台山、五马山、文笔峰等山峰。

总产量
9937.05吨
总产值
11197.41万元
主要品种
双孢蘑菇
从业人口
1165人

基地介绍

武宣县,又称仙城,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是来宾副中心城市,位于自治区中部,来宾市东南部。武宣县四面环山,黔江河由西向东将全县隔为南片、北片,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气候区。山地除对于大气环流和降水造成影响外,对于光、热的分布也有很大影响。县内东部山地多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土山、大岭,森林覆盖率较高,海拔也较高,因而光照少,降雨多,湿度大,温度低。县境内有大、中、小河流106条,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3公里。有地下河6处,较大的地下水出水点154处。近年来,武宣县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坚持良种良法,不断创新模式,取得了食用菌产业总量快速增长、规模急速扩大的好成绩,成为全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典范。在现有食用菌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基础上,转变生产和技术观念,强化管理,重点推广“大中棚架式栽培技术”和“培养料二次发酵技术”,形成以双孢蘑菇为主,多菇种多季节进行周年生产格局,创建食用菌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成立于2018年,通过推行‘公司+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最终形成‘就业一人、发展一业、致富一户’的扶贫示范基地目标,食用菌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大产业,较好带动农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