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剑河县

剑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中部,东邻天柱、锦屏县,南连黎平、榕江县,西接雷山、台江县,北靠施秉、镇远、三穗县。距省城贵阳294公里,距州府凯里98公里。总面积2176平方公里,辖7乡5镇308个村(居委会),全县总人口23.87万人,其中以苗、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96%。县人民政府原驻柳川镇,2005年迁移至革东镇。


总面积
1.12万亩
总产量
7万吨
总产值
6.15亿
主要品种
黑皮鸡枞菌、猪肚菇、秀珍菇、海鲜菇、杏鲍菇、黑木耳
从业人口
5000人

基地介绍

剑河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中部,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2.44%,是野生食用菌繁衍生长的“天然王国”,境内有野生菌263种,可食用种类达83种。2018年以来,剑河县投资4.8亿元,建成年产1.2亿棒菌棒的食用菌总厂和南高、五岔、展架等6个恒温智能设施栽培示范基地(共占地30万平方米),2019年生产黑皮鸡枞菌、猪肚菇、秀珍菇、海鲜菇、杏鲍菇、黑木耳5000多万棒,总产量达1.47万吨,总产值达2.5亿元。2020年,剑河县计划生产食用菌菌棒1.5亿棒,其中坝区、林下种植仿野生食用菌6000万棒(1万亩),设施栽培黑皮鸡枞菌、秀珍菇、海鲜菇、杏鲍菇、姬松茸等特色食用菌6000万棒,预计全县食用菌总产量超7万吨,总产值超10亿元。目前,剑河县食用菌菌棒研发、种植、加工、销售等全部在县内自主完成,并在适宜区域规划建设菌材林保障基地,探索食用菌精深加工有效途径。采取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加速形成政府平台公司、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种植户等参与,各方紧密联结、分工协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全县食用菌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目前,剑河县食用菌产业园、各产业基地可解决2000余名群众就业。全部达产后可提供5000个以上就业岗位,直接带动2万人以上增收致富。同时建成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就业站,由企业把食用菌产品运送到安置区,聘用搬迁群众从事分拣、初加工和包装作业,直接带动300余名易地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利用林地资源和冬闲田种植仿野生鲜食木耳,一个贫困户至少种一亩,每亩种植1万棒,每年可种两季,可带动3000户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3万元左右。已构建起“两园八基地十三区”食用菌产业联动发展格局,覆盖全县13个乡镇(街道),全县完成黑木耳等各类食用菌种植1.12万亩,鲜菌产量3.51万吨,建食用菌加工生产线12条,全县食用菌产值达6.15亿元。小小食用菌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