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岑巩县

岑巩县,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东部,黔东南州东北部,位于东经108°20′~109°03′、北纬27°09′~27°32′之间,东接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南连黔东南州镇远县,西邻铜仁市石阡县,北抵铜仁市江口县、铜仁市。至黔东南州府凯里市154千米,距贵州省会贵阳市335千米。面积1486.5平方千米,辖7镇4乡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县人民政府驻新兴经济开发区。境内居住着汉族、苗族、侗族、仡佬族、土家族等18个民族,总人口22.79万人(2012年)。

岑巩盛产优质大米、水果、花生、油菜籽、茶叶、中药材、猪、牛、羊、鱼等农牧产品,其中地方名优特产思州绿茶、思州水晶米、思州文旦柚、思州桐油最负盛名。

著名景点有龙鳌河景区、马家寨景区。


总面积
5000万棒
总产量
18500吨
总产值
15830万元
主要品种
茶树菇、羊肚菌、香菇
从业人口
3000人

基地介绍

岑巩县,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东部,黔东南州东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过渡的斜坡地带,属武陵山、苗岭山余脉交错的低山丘陵,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倾斜,平面正视似折扇形。属亚热带温暖温润气候区,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具有春暖、夏热、秋凉、冬冷特征,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

近年来,贵州岑巩县坚持农业主体地位,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基地、龙头、品牌”三个核心,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坚持以促农增收为出发点,立足“一村一品”,按照“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种植400万棒,使食用菌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与多元化方向发展,真正成为鼓足当地百姓“腰包”的支柱产业。今年,引进了东西部协作项目,种植食用菌200亩,其中灰树花菌100亩、香菇100亩,覆盖贫困户142户近500人,带动务工人均月增收两千余元。截至2020年底,岑巩县共有食用菌产业经营主体4家,食用菌种植面积3442亩,产量6613.35吨,实现产值9048.69万元。2021年,全县计划发展食用菌5000万棒,预计实现年产量18500吨,年产值158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