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

莆田市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莆田市史称兴安、兴化,又称莆阳,莆仙。自古是闽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誉。莆田市现辖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四个区和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两个管委会。湾口的湄洲岛是海内外闻名的和平女神妈祖庙所在地、妈祖文化的发祥地。

莆田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陆域总面积4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2013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达329万人。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莆田市,2002年2月进行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辖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四个区和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两个管委会。

莆田是著名的侨乡,截至2012年,莆田市共有海外侨胞150万人,分布在8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华侨31.43万人、华人118.57万人;莆田市累计批准侨资企业1518家,合同总投资75.77亿美元,合同利用侨资70.02亿美元,占莆田市全部利用外资75%以上。 莆田盛产鳗鱼、对虾、梭子蟹、丁昌鱼等海产品,龙眼

总面积
496万平方米
总产量
4.93万吨
总产值
2.08亿元
主要品种
蘑菇、香菇、草菇、金针菇、竹荪、毛木耳、灵芝、姬松茸、猴头菇
从业人口
40000人

基地介绍

莆田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介于东经118°48'-119°35',北纬25°02'-25°45'之间,北半部属中亚热带,南半部属南亚热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为20℃,年平均降雨量为1285.5mm。全县木材蓄积量为145.6万m3,年砍伐量约1万m3,年生产蔗渣4-5万吨,稻草、麦秸10多万吨,适宜的气候和丰富的资源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了良好条件,食用菌生产的发展已是该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门路支柱产业。

1、发展历史:莆田人民自古就有利用食用菌的历史,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妇女“坐月子”食用红菇的民俗。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有浙江庆元的菇农来该县采用砍花方式进行野外香菇栽培;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引进试验栽培草菇,中后期已试验栽培蘑菇、白木耳等,至20世纪70年代蘑菇已上规模大面积栽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蘑菇二次发酵、香菇室外袋栽、蘑菇标准化栽培及菌草代料栽培等技术突破和推广应用,食用菌生产发展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并迅速崛起成为全县国民经济中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重要产业。

2、生产现状:食用菌生产历来是以蘑菇、香菇为主,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现已初步实现了由较单一品种向多品种系列开发转变,发展了蘑菇、香菇、草菇、金针菇、竹荪、毛木耳、灵芝、姬松茸、猴头等多个品种的生产和脱水菇、保鲜菇、盐水菇等多种加工形式。据统计,1996年全县食用菌栽培面积达496万m2,鲜菇产量达4.93万吨,产值达2.0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9.81%。此外,除年加工生产1.5万吨蘑菇等罐头的龙头企业——莆田罐头厂外,全市还有从事食用菌加工、供销的中小企业200多家,经营几十座或上百座标准化菇房的农户或联合体也不在少数,使食用菌生产步入规模化、产业化的健康轨道。

3、科研、技术培训情况:该市立足科技,加强管理,十分重视食用菌生产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和推广。1980年罐头厂成立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1986年成立了蘑菇办,专门负责蘑菇生产和管理工作;同年,农业局成立了食用菌技术推广站,市科委也成立了微生物中心,从事食用菌新技术新成果的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食用菌生产主要乡镇也相应成立食用菌办(站)或协会,形成了食用菌生产、管理、科研一体化网络体系,使食用菌生产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

4、从事食用菌专业机构情况:该市从事食用菌行业管理的单位有4个(不含乡镇食用菌站),有3万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供销活动,此外还有千余人走出家门活跃在全国各地从事食用菌生产、销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