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洛商市

商洛,陕西省辖地级市,位于陕西东南部,秦岭南麓,与鄂豫两省交界处,东与河南省的灵宝、卢氏、西峡、淅川接壤;南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郧西县相邻;西、西南与陕西省安康市的汉滨区、宁陕、旬阳和西安市的长安区、蓝田县相临,北与渭南市的潼关、华阴、华州区相连,介于东经108°34′20″—111°1′25″,北纬33°2′30″—34°24′40″之间,东西长约229千米,南北宽约138千米,总面积19292平方千米,占陕西省总面积的9.36%。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商洛市下辖1区6县,常住人口为2041231人。

商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始名于汉朝,指上雒(县)和商(县)的地域合称。历史上商洛道(亦称商於古道)为秦驰道的主干道之一,为“秦楚咽喉”,是长安通往东南诸地和其他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商洛市境内名胜古迹有5A级景区商南金丝大峡谷、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柞水溶洞、二郎庙、丰阳塔、大云寺、天竺山、月亮洞等。自2010年开始,一年一度的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在商洛市举办。

2021年,商洛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2.29亿元,同比增长9.5%。

总面积
3.88亿袋
总产量
38.2万吨
总产值
37.1亿
主要品种
香菇、黑木耳
从业人口
20000人

基地介绍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省考察调研产业脱贫工作,首站来到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木耳产业园,三次点赞柞水“小木耳、大产业”,并带货直播,一夜之间柞水木耳闻名全国,成为商洛特色农产品的靓丽名片。


22℃商洛被授予首个中国气候康养之都,被誉为秦岭里最美的地方,是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商洛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基础条件,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走生态循环农业之路,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生产规模3.88亿袋(瓶),鲜品总产38.2万t,占全省112万t的34.1%,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产值37.1亿元。其中香菇2.19亿袋,木耳1.41亿袋。


食用菌专业村383个,菌种场111个,规模化经营主体240个,加工企业64个,出口企业8家,年创汇1000万美元。商洛市以香菇、木耳为主,多菌类发展,实现了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全产业链开发,珍稀菌类栽培效益高,受到菇农青昧。


商洛市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全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示范市”,认证食用菌“两品一标”产品24个,柞水木耳片大、肉厚、质软、鲜嫩,荣登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榜,参加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商洛香菇肉厚紧实、嫩滑筋道、鲜香浓郁,素有山珍之王的美誉,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