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病害发生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袁世平

出处:2023年8期《食用菌市场》杂志

发布时间:2023-09-01 15:53:1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食用菌病害发生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

食用菌病害发生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湖北随缘食用菌消毒剂有限公司 袁世平


引起食用菌病虫害发生的条件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栽培的食用菌品种本身不抗病或抗病能力差;2.培养的环境和培养的基质中大量存在病原菌;3.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湿度和养分等不利于食用菌生长发育而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生长发育;4.栽培管理措施不当,预防工作没有做好。当这4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病害才可能发生;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可能或不易发生病害。所以,栽培者应尽可能的创造适合食用菌生长发育的条件,提高食用菌的抗病能力。

一、病虫害具体症状

1.菌丝生长速度缓慢,或不吃料,或发菌不均匀,或发菌后菌丝逐渐消失;

2.菌丝颜色变黄、萎缩或死亡;培养料变黑腐烂,散发出霉味、酒糟味和臭味等异味;

3.培养料表面长出不同颜色的霉状物或粉状物、或形成一层白色、粉红色或橘黄色霉层;

4.不形成子实体原基或延迟形成子实体原基;

5.子实体畸形生长,如出现类似花椰菜花球状、珊瑚状、菌柄细长而菌盖变小、菌柄肿胀呈泡状、菌柄弯曲并分叉、菌柄顶端丛生很多小菌柄、菌柄形状不规则的畸形子实体;

6.菌柄及菌盖上出现红褐色或黑褐色的斑点、斑块,出现水渍状条纹或斑纹;

7.子实体呈干腐或湿腐,菌柄髓部变色或萎缩,子实体腐烂后散发出恶臭气味或无恶臭气味;

8.子实体或幼菇颜色不正常、萎缩、干枯或僵化。

二、食用菌病害的预防原则

以培养料和覆土的处理为重点:多种食用菌病害的病原物都自然存在于培养料和覆土材料中,也是食用菌病害的最初侵染源,因此,除必需进行发酵料栽培外,尤其在发病区或老菇棚,应尽量进行熟料栽培。在平菇的栽培实践中,近几年黄斑病普遍发生,具有严重发展的趋势,但熟料栽培的基本没有造成很大的危害。

覆土材料必须取地下30厘米左右的深层土,取出的土壤必须暴晒一周,在使用之前要进行消杀处理,预防虫害用10%噻虫胺喷洒,预防霉菌用“绿霉净”(咪鲜胺·嘧菌酯复配药剂),上述2种药剂喷洒后,翻堆均匀后覆盖薄膜闷堆48小时待用。

熟料栽培的品种,也同样需要进行前期消杀处理。预防虫害用10%噻虫胺,预防链孢霉或绿霉等杂菌感染用“咪鲜胺·嘧菌酯”复配药液。

栽培场所和菇房环境消毒要搞好:很多病原菌自然存在于土壤表面、空气和各种有机体上,特别是老菇房的墙壁和床架,会留有前一生产季节存留下来的病原菌。栽培环境和场所消毒最简单和经济的方法是阳光下暴晒,可将菇棚盖顶掀起,先晒地面,然后深翻,再暴晒。

没有条件进行暴晒的菇棚,在使用之前一周时间,先用“索霉特”兑水满棚喷洒,然后密闭大棚,再用20%“百菌清”进行熏蒸处理,这样一喷一熏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消杀菇房内的各种病原菌孢子。而且用20%“百菌清”进行环境消杀,可以避免常规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粉容易腐蚀钢构的弊端,消杀彻底而且无残留。

在整个栽培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加强通风,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侵染,同时注意用具的消毒,并创造一个洁净的生长环境。

三、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旦发病要及早进行药剂处理出菇期病害一旦发生,要及早处理,如清除病菇,处理病灶,喷洒杀菌剂等。如处理不及时,很容易造成病害流行和蔓延,难以控制。

  先采菇后施药,出菇留足残留期在进行药剂防治时,如不先行采菇,药剂很容易污染菇体,并造成大量残留。因此,药剂防治时,必须做到先采菇,后施药,施药后菇房采取偏干管理,抑制子实体原基形成。

出菇期出现虫害,把成熟的菇体摘掉后,立即用5.4%“阿维.高氯”药剂喷洒;出现绿霉用“咪鲜胺·嘧菌酯”复配药液局部喷洒。待病害控制后,及时喷洒“菇大帅”药液